夏天露營 要穿什麼?夏天戶外過夜首重防蚊保暖,到底要怎麼穿、準備什麼,才能好好睡覺呢?給你保暖又實穿的戶外穿搭指南
在台灣,春夏兩季因為適逢梅雨及午後對流陣雨季節,出門前需要多關注預報。夏季也因蚊蟲多、氣溫酷熱,建議往海拔 1000 公尺以上、靠近溪流或森林的地方露營;秋天則須避開颱風,至於 1~2 月的冬季,因為濕氣低、比較沒有蚊蟲,只要做好保暖,通常被認為是台灣最適合露營的季節。
露營穿搭守則:夏季防蚊、冬季保暖
不同季節因為氣候與溫度差異,必須注重不同細節。
夏季太陽大、蚊蟲多,建議在露營時帶上薄的長袖外套,除了布鞋外,也建議帶上拖鞋,方便在營地移動。因為酷熱,在夏季露營也可多準備一至兩件衣服,在汗流之後做更換。或是搭配涼感商品,像是吸汗、速乾的涼感衣,及使用涼感巾幫忙降溫。
在戶外過夜,從穿著上做好保暖準備是最基本的。一般來說,帳篷裡的溫度通常比外頭高上 2~3 度,但還是建議出發露營前先確認溫度,除了上網查資料,也可直接去電詢問。
最簡單的方法,是經由露營地區的高度去估算與平地的溫差,海拔每上升 100 公尺,氣溫就會下降 0.6 度。不過這僅供參考,畢竟影響氣溫的因素很多。
夏季露營時,若帳內過於悶熱,可以把外帳拿掉,讓帳棚通風。也可使用電風扇,或帶上冰枕、清涼墊等增加涼感。另外,在露營的最後一天,建議在清晨就開始整理行李、帳篷,免得中午時分,帳內宛如烤箱。
戶外烤肉小物:日式陶瓷烤網 更多介紹